6220 2898

攝影師 Coral 的拍攝日記:出生故事

2023 年 1 月 26 日

我安排引產的那天剛好是我的預產期。

回首過去,有那麼多的擔憂和挑戰——但不知何故,我克服了每一個。

  • 12週之前:我擔心會突然沒有心跳。
  • 15 週時:我擔心唐氏症篩檢失敗。
  • 第 20 週:我擔心解剖掃描可能會發現異常。
  • 24週前:我擔心如果有問題,我必須決定要繼續懷孕還是放棄。如果在24週前流產,孩子會被當作醫療廢物處理。只有24週後,我才能領取遺體。
  • 第 30 週:我對葡萄糖耐受性測試感到焦慮——如果我失敗了,我必須每天刺破手指來監測血糖。
  • 30 週前:我擔心早產以及嬰兒無法存活的可能性。
  • 34週前:擔心如果提早分娩,私立醫院不會受理。
  • 38 週時:我害怕 B 型鏈球菌感染。
  • 40週之前:擔心臍帶纏繞、胎動減少或過多、甚至死產。
  • 懷孕 40 週之前:我擔心如果我、我的丈夫或我的醫生感染了 COVID,我將不被允許在私人醫院分娩。
  • 40 週前:我擔心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去醫院——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羊水破了。
  • 40 週前:我擔心分娩困難,擔心硬膜外麻醉可能不起作用。

那天剛好是我的預產期,我已經安排了引產。

回想起來,我有很多擔憂和困難的時刻——但令人驚奇的是, 這些都沒有真正發生過我甚至沒有自然分娩,沒有出現見紅,也沒有破水。體檢時,醫生建議我在預產期當天催產。我能夠 提前預約免費 COVID 檢測省去了我在醫院支付的費用。

醫院預約確認後,我安心多了。雖然我知道羊水隨時都有可能破,但至少不用再無止盡地等待了。

入院前幾天,我吃了很多以前不敢吃的食物——我想, “如果出了什麼問題,我死了,至少我不會後悔。” 我吃了麥當勞、必勝客、冰淇淋、仙草芋圓、巧克力等等。

入學前一天,公司要參加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展會,我有點擔心,就去現場工作了一會兒。

去醫院前一天晚上,老公幫我洗了頭髮 格外徹底因為之後的幾天我都不能洗澡或洗頭。

入院當天早上 早上6點,我們的助手為我們準備了早餐,作為送別。氣氛有點像去機場。早上7點左右,我們叫了一輛計程車。司機看到我們行李很多,要去醫院,便問: “要生了?” 這讓我更加緊張——就像被送到末日一樣。整個旅程一片寂靜。

到醫院後,登記花了很長時間。我的尿液檢查結果顯示 糖分過量,可能是因為我最近的放縱。

一位護士給我做了內部檢查,然後給我剃了鬍子。這是我的 第一次內部考試 ——她的整個手都進去了,非常痛。我馬上就開始流血了。護士說我的 子宮頸又長又深並預測分娩將會十分漫長。

然後她問我是否打算做硬脊膜外麻醉。我說除非我已經開了6厘米,否則我肯定會這麼做。她笑著說這種情況很少見。 硬脊膜外麻醉前 5 小時費用約 $6,000 港幣,平均總價約$20,000港幣。我算了一下——我可能需要 15小時 硬膜外麻醉。

在註射催產藥物之前,護理師幫助我 排空我的腸子,以避免分娩時出現任何尷尬。然後她監測了30分鐘的胎兒心率。當時約 上午10點,然後一個朋友給我發訊息讓我看看情況。我告訴她藥還沒放進去,所以她猜我會一直「玩這個遊戲」到今晚。

大約 上午11點,護士插入 陰道片。我以為不會痛,但 比內部檢查更痛苦,因為護士必須把平板電腦 正好在子宮頸處,然後按壓。我緊緊抓住床墊,把它撕碎了。

之後,丈夫只好在醫院外等候,直到探視時間。我則留在病房裡休息。

中午12點我從醫院食堂訂了外賣,享受我的 最後一杯冰檸檬茶我知道我暫時不能吃。我吃東西的時候感覺很正常,沒有任何不適或反應──我心想, “還是沒有跡象?這將是一場持久戰。”

經過 下午2點,探視時間已經結束,我先生離開去消磨時間,直到下次探視。

我躺在床上休息,和朋友傳簡訊聊天。 下午3點,一位護士過來跟我聊天,告訴我不用一直躺在床上──我可以走動。我說我不知道該去哪裡,我的 下背部疼痛 所以我不想搬家。

護士解釋說,寶寶可能側臥,壓迫我的脊椎,導致不適。她建議我試著坐在 瑜珈球 幫忙調整寶寶的位置。我覺得我沒什麼事可做,就讓她帶我去。

她把我帶到一間空蕩蕩的病房,打開電視,教了我幾個瑜珈球練習,然後就讓我自己做了。有些動作讓我感覺有點不舒服,但還好。 下午4點之後,我就回病房去探望我的丈夫。

當他和我在一起的時候,我開始感覺到一些 類似經痛,但還能忍受。我在查房的時候跟護士提過,但她說根據我的描述,這可能不是真正的宮縮。她解釋說,宮縮是有規律的,一開始大概每30分鐘一次,每次持續幾秒鐘,然後會逐漸變得頻繁,疼痛感也會增強。

下午 4:30醫生來檢查我的狀況。他摸了摸我的肚子,注意到寶寶已經往下移動了——這是懷孕進展的跡象——但他說,很可能是寶寶 直到第二天中午前才會出生.

每個人都告訴我不會這麼快就生出來。就連醫生和護士——都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——也這麼說。早上檢查的時候,醫生甚至指出我的體格會使分娩比一般人更困難。所以我做好了漫長而痛苦的心理準備。我甚至還在考慮什麼時候決定要做硬脊膜外麻醉。

我用一個應用程式來追蹤宮縮的時間——疼痛開始時我會按“開始”,疼痛停止時我會按“結束”。過了一會兒,我注意到我的宮縮 非常規律,每 2分鐘 並持續約 40秒……不過,這還是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。但最終,疼痛加劇,我再也不想按手機了。我請先生幫我記錄宮縮。我開始想: 我該繼續申請硬脊膜外麻醉嗎?我該再堅持一會兒嗎?這些是「真正的」陣痛,還是只是早期宮縮?

大約 下午5點疼痛開始蔓延。每次宮縮,我都會在心裡盤算著要不要叫護士。但我咬緊牙關,忍住了每一陣陣陣的疼痛。說實話,內部檢查真的很嚇人。除非萬不得已,我都不敢叫護士——因為每次檢查都意味著更多的疼痛。我記得我看到一個朋友的留言:「你打了硬脊膜外麻醉了嗎?」這讓我想到, 可能是時候了……畢竟,我選擇在私人醫院分娩只是為了選擇硬膜外麻醉——為什麼我仍然會這樣痛苦?

就在之前 下午6點,我對著對講機說我非常痛苦。她過來檢查,做了內部檢查——令人驚訝的是,她說: 「你恢復得很好。宮口已經開了2厘米左右了——我們可以送你去產房了!” 我先生也鬆了一口氣——現在他可以一直陪著我,不用擔心探視時間了。他一直在猶豫是回家還是在附近等一夜。

下午6點,麻醉師已經預約好了。我們被告知會有一個 等待30分鐘護士讓我丈夫 去享用正餐因為他們認為我近期不會生了。我還聽到護士打電話給我的婦產科醫生,要她做好心理準備,大概在午夜左右過來。

等待期 因為麻醉師 最痛苦的部分 整個分娩過程。我痛苦不堪,只想蜷縮成一團——但由於胎兒監視器已連接,護士告訴我, 必須平躺 否則讀數就會消失。更糟的是,我不得不 保持雙腿伸直另一位護士在監視器上看到我的宮縮模式,說宮縮很劇烈,而且很頻繁——一個接一個。她感到很難過,並建議我 笑氣,但我認為, 麻醉師應該很快就到了,所以我拒絕了。

大約 下午 6:30麻醉師終於來了——仍然穿著休閒服,甚至沒有換上手術服。他開始解釋 硬脊膜外麻醉的風險但我什麼也沒聽到——我只是希望他 把同意書遞給我,然後繼續.

謝天謝地,看到我這麼痛苦,他沒有拖延。他說了幾句話,讓我簽字,然後開始準備。他讓我側臥, 「蝦」姿勢 —但我在 宮縮中期,全身發抖,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我感覺自己快要死了。看到這一幕,麻醉師和護士 把我拖到位置,齊心協力將我捲起。

麻醉師: “我現在給你的背部消毒!”
我(心裡想):請快點。

麻醉師: “現在只需注射一小針就可以麻木皮膚,所以真正的注射不會疼痛!”
我:請快點…我聽起來就像一個渴望解脫的癮君子…

麻醉師: “確保你不要動——動起來非常危險!”
我:你在開玩笑吧?趕快行動吧…

麻醉師: “好了。不過藥效大概需要10分鐘才能起效。”
我:(心裡翻了好多白眼)

不知又宮縮了多少次,護士要我打電話給我先生。我甚至不知道手機在哪裡。她遞給我一部手機——我差點忘了怎麼解鎖——然後我打了電話給他。他說: “已經?我剛吃完晚餐!你告訴我要慢慢來!” 但他說他馬上就來。

同時,我聽到護士 打電話給我的婦產科醫生告訴她, “請快過來——她快要分娩了。”

但我 仍然疼痛.麻醉師使用 冰袋 測試硬膜外麻醉是否有效。我覺得肚臍以下有點冷,但肚臍以上感覺非常冷。他說這意味著它起作用了——他們的目標是保留大約 30% 疼痛感 才能有效地推動。但我覺得我還是 10 次中有 5–6 次疼痛遠遠超出了我對「無痛分娩」的預期。我沒有大聲說出來——但麻醉師似乎感覺到了,並給了我 另一劑.

然後有人說, “可能是時候手動破水了。” 我看到面前有一根帶鉤尖的玻璃棒,心想, 這樣會痛嗎? 我問, “我們可以等一會兒,等麻醉完全起效後再破水嗎?” 有人回答說, “是的,我們可以。”

眨眼間,醫生和先生就到了。沒一會兒,護士告訴我: “現在就推!”
我說, “嗯?已經?”
「是的!你的宮口已經完全擴張了——開始用力吧!”

剛才,我突然有種強烈的便意。我記得以前看過分娩視頻, 在宮口完全擴張之前,不能用力過早否則會有撕裂的危險。所以我一直在拼命忍耐──現在感覺就像幾分鐘前的事一樣。

但突然間我意識到我 不再感到任何疼痛 ——甚至沒有想大便的衝動。
如果你不想大便…你怎麼知道該怎麼用力呢?

看看產房裡的鐘,大約是 下午7點我甚至感覺不到自己是否還在宮縮。我只是偶爾感覺肚子微微發緊——我甚至不確定是不是因為這個。

“看到了嗎?生孩子不可能沒有痛苦。” 護士開玩笑地說。 “這是硬膜外麻醉的缺點。”

但那一刻我感覺棒極了。 我可以先喘口氣嗎? 我想。

“讓我們減少你的硬膜外麻醉劑量,” 她說。 “否則你就不知道該如何推動。”

不不不! 我想。 只要告訴我什麼時候開始宮縮,我就會試著用力。我不想從天堂回到地獄。

因此我們就嘗試了一下。
你現在正在宮縮。深吸一口氣,屏住20秒,然後隨著呼吸向下用力。我們一起數……1、2、3——什麼,你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?快,再次吸氣,用力!

“1、2、3……”
仍然沒有運氣。
“寶寶的頭還沒能通過骨盆——我們再來一次……”

所以我們重複了這個…也許 100次護士說, “我們減少藥量怎麼樣?你什麼感覺都沒有,我們也沒什麼進展。”
好吧…就一點點, 我勉強答應了。

每次感覺到宮縮,我都會試著用力。但我知道我只是 屏住呼吸 ——我沒有成功地把身體往下推。感覺 沒有什麼比試圖排便,我以為會是這樣。

經過近 一小時即使麻醉劑量減少,也沒有任何進展。護士們開始 用身體推我的肚子 幫我把寶寶往下推。一開始,一個護士幫我加油,另一個護士幫我按。後來, 兩名護士——四隻手——用力推,強迫寶寶下去,就像被擰乾了一樣。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在混亂中被打的沙袋。

這時,我差不多放棄了,就讓他們自己處理了。這時,我的產科醫生走了過來,平靜地坐在我腳邊。

突然,我感覺到 溫暖的感覺 在我的陰道裡。我低頭一看,看到了一個像 半圓形呈分段狀,就像一張老式 DVD 從故障的 DVD 播放器中慢慢彈出一樣——一寸一寸地停頓著。

醫生一如既往地冷靜,默默地 接住嬰兒.
護士大聲喊道, 「再推一下!就剩屍體了!」
所以我全力以赴,使用他們教我的呼吸和推力方法。

最後...我的孩子出生了。

醫生立即放置了這個 血淋淋、滑溜溜的小身體 放在我的肚子上。寶寶一開始很安靜,護士迅速用吸乳器吸出嘴裡的液體。過了一會兒, 我的寶寶哭了。

宣佈出生時間後,他們把剪刀遞給我先生剪臍帶,有人拍了幾張照片。同時,醫生悄悄地取出胎盤,開始縫合。護士隨後拍了一張 我們三人的照片—我們的第一張全家福.

感覺上順利又快速的分娩故事終於結束了。
現在是 產後第三天,我正準備出院。
我知道,一旦我們回到家,一個全新的挑戰就會到來。

如果我現在不寫下來,我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。
如果以後還有精力,我會分享更多關於 育兒生活 與你們同在。

[email protected]

關於作者

你可能還喜歡

2021 年 12 月 17 日

【讓小朋友乖乖】乖寶寶吃飯的方法

以下小編找到了一些方法,希望幫助家長改善小朋友的用餐習慣,重新食飯 1 有固定用餐地點及專用餐桌椅和餐具的習慣 2.孕婦運動可以促進消化同吸收,令腸胃蠕動,有助於營養吸收。令到胎兒更好地得到情感養分。 3 把握好吃飯喜歡黃金期的10,在用盡耐性前鼓勵多吃一些,如果小朋友要用手食或吃得亂七八糟,也不要責責 4狹小的肉類、蔬菜果類和澱粉類等都有均衡食到,就不要強迫強迫食食他們討厭的食物5可以花點心思製作造型甚至美觀的便當,是同一個小朋友一起製作...

2025 年 6 月 2 日

多謝楊潮凱先生肯定是我們的專業,再次找到我們拍攝

我們懷著滿心的感激與喜悅,再次激動了潮凱先生一家的來訪。回想起上一次的合作,我們有幸再次為他們的小蛋仔在初生相,捕捉到那些彌足珍貴的初生時刻,那份純真與感動至今仍深深印在我們的心中。這次,能夠為他們記錄聖誕與新年的美好時光,我們感到無比榮幸與期待。 聖誕節,是家庭團聚的時刻,是愛與溫暖組成的節日。引發的燈飾、夢幻的聖誕樹,還有爐火旁的笑聲,這些元素都為這次的家庭相攝影增添了無限的魅力。我們將提出設計每個場景,捕捉楊先生一家在聖誕樹下的甜蜜互動,或者坐在椅子上共度溫馨時光的畫面,讓每一張節日照片都充滿了歡樂與感動。隨著新年的到來,這不僅是一個展望未來的時刻,更要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。我們將鏡頭,記錄下家庭聚會的每個溫馨時刻。每一張照片,都是這份珍貴親情的見證,讓這些回憶永遠留存於心。 初生攝影與家庭相攝影,不只是記錄影像,更捕捉情感與故事的藝術。我們深知,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故事,而我們的工作,就是將這些故事化為永恆的畫面。感謝楊潮凱先生一家的信任,讓我們有機會再次參與生活,見證他們的幸福與成長。 在這個特別的季節裡,我們期待為楊先生一家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,讓這些充滿愛與溫暖的瞬間,他們成為未來歲月中最珍貴的寶藏。我們一起,用鏡頭記錄下一份節日的喜悅與情感,讓每一張照片都成為永恆的祝福。如果您也想為您的家庭留下珍貴的回憶,歡迎參考我們的家庭攝影套餐詳情:讓親子家庭攝影 – 專業初生及幼兒攝影 – MOUTON PHOTOGRAPHY...

2021 年 12 月 8 日

【百日、滿月計算方式】BB出世點計?

滿月宴同百日宴都係父母為BB慶祝感慨日子,當然計算準確一啲更好,所以喺大感親子討論區都發現有好少新生父母都有一個願望,就係bb滿月日點計或BB百日點計?宴,網路上有一啲準確咁計算出BB滿月或BB百日感BB出生百日助工或新生兒滿月日期計算方式等等。 bb百日計算或BB滿月計算最大問題就係出世當日系計零日或第一日呢?一齊同大家睇睇啦~ 喺討論區上,有不少家長對於點計BB出世第一日感慨答案有由出生日開始計、我第一日開始計、係由bb出世果日計喺第一日…發現大多數感嘆日都係由BB 出世時家長第一日,但都有家長以 BB 出日為頭。而滿月感計算如上面講解一樣亦有分別,例如 BB 出世日為五號,滿日宴舉行日為下個月的五號,亦有人計算為下月六號,因出生日後一天先為第一日。不過如果都係太擔心最好提前舉行,因喺傳統喜聶法上,生日、壽宴等喜宴日緊繫宜早不遲,後補百日宴喺傳統黎講,就不算太吉利啦。當然其實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濃重的計算方式同習俗傳統,最好感建議就係詢問家中感長輩如何計算就最好啦!一黎不洗擔心,二黎可以跟返還家族傳統。 另外喺近年多家長都喜歡舉辦百日宴多於滿月宴,因百日後感BB抵抗力比滿月強,而媽媽都可以喺生產後回復體力。再加上百日宴準備時間預計,不需趕急。百日宴同滿月宴感目的都差不多,都係想BB可以一次跟同所有親友見下面,係但因疫情影響,今年BB感百日宴可能要喺網上舉辦啦。但係如想慶祝BB百日,相信除左舉行百日宴外,亦有其實選擇,例如係可以為BB拍下一輯百日寫真,有唔同感造型同背景,為家長及BB留下美好回憶,更可將照片製作成短信,送俾親朋戚友!百日宴或滿月宴都係祈求BB未來健健康康,即使因疫情影響捐贈不到,BB都一定會快高長大!

重要通知

我們的IG帳號暫時失效,請追蹤後備帳號
@newbornphotography_moutonhk
獲取最新消息和優惠!

重新開始追蹤
查看您的購物車
0
新增優惠券代碼
小計